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彩画与颜料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水彩画与颜料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家有没有适合画风景的水彩颜料推荐出?
我觉得,只要有基本的几个颜色就可以了,不论什么水彩(除了太小清新的颜色,深不下去),调色是关键。
美利蓝蜂鸟王子配色就挺厉害的,除了没黑色,和天蓝,几乎都能把颜色调出来如果画水彩画的话,是用固体颜料还是用液体颜料,哪个好一点?
水彩固体优势:携带更方便、好储存;劣势:因需要湿笔融化,两种颜色调色时候容易弄脏固体块。液态优势:粘取方便,不怕一直笔同时粘取两个颜色;劣势:不如固体方便存放。但液态可以使用带脚缝条的颜料盒,利于储存,并,每次可少挤入盒内染料,再用再挤。总体来说,还是液态顺手一些。
水彩颜料配色方法?
熟褐色=柠檬黄+纯黑色+玫瑰红 粉玫瑰红=纯白色+玫瑰红 朱红色=柠檬黄+玫瑰红 暗红色=玫瑰红+纯黑色 紫红色=纯紫色+玫瑰红 褚石红=玫瑰红+柠檬黄+纯黑色 粉蓝色=纯白色+天蓝色 蓝绿色=草绿色+天蓝色 灰蓝色=天蓝色+纯黑色 浅灰蓝=天蓝色+纯黑色+纯紫色 粉绿色=纯白色+草绿色 黄绿色=柠檬黄+草绿色 墨绿色=草绿色+纯黑色 粉紫色=纯白色+纯紫色 啡 色=玫瑰红+纯黑色 粉柠檬黄=柠檬黄+纯白色 藤黄色=柠檬黄+玫瑰红 桔***=柠檬黄+玫瑰红 土***=柠檬黄+纯黑色+玫瑰红
水彩画与油画有什么区别?
水粉和油画类似,
水彩和国画有异曲同工之处。
水粉和油画很厚重,都是从暗部开始画,往亮部走(水粉的“粉”就是指加了白色的部分,通常是用在高光即最亮处,是最后的“点睛”)这两者注重结构塑造,大色块堆叠,所以欣赏水粉或者油画是需要远距离看或者“眯着眼睛”的,近看往往只能看见笔触。这两类在绘制时必须保证颜料的浓稠,如果颜料太过稀薄,干透以后会变得暗淡,不能体现色彩的效果,因此下笔时要确保颜料有一定的浓稠度,比较凸显笔触的肌理感和厚重感,块面状是一种艺术处理,极具装饰性,多数观众的欣赏水平不足以驾驭它。
水彩和国画很清透,都有“留白”这个技法(高光往往先空出来)是从亮部往暗部走,从浅色逐渐加深。晕染边界,不像前两者那样轮廓分明,注重细节。更符合普罗大众的审美。水彩不能画很多遍,不能修改,因为颜色透明,一层一层叠加会改变颜色,画面变脏,也无法改变前一层颜色的印记。水多水少对于呈现出的画面和效果会产生很大不同,而水的多少,色的浓淡对于画面而言变化很微妙,水感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起来较困难。水彩的微妙水感、色感、手感,使得把水彩画好不容易。
《谢邀》
先来说说水彩:
回顾绘画的整个绘画的历史,不难看出水彩的历史要从牛顿说起,在将近二百年前,亨利牛顿和威廉温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块状水彩,水彩用绚丽的色彩不断的刷新美术行业。在200年以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在延续水彩技术。最早期的水彩颜料,起源于史前时期,那时候的人民可以利用天然材料,在洞穴的岩壁上绘画,不过用当今的技术依然很难分辨它的属性,当时人类使用的颜料是胶性还是油性?
再来看看油画:
说起油画就不得不提及“蛋彩”,作为油画前身的蛋彩,虽然曾经被遗忘几个世纪,但是“蛋彩”低调又魅力,又让他从20世纪开始重新焕发光芒,比如《维纳斯的诞生》、《最后的晚餐》、《创世纪》这些旷世作品都能看到“蛋彩”的痕迹。
油画作为一个古老的画中,在绘画艺术的长河中繁衍生息,在15世纪的欧洲,一个荷兰人用亚麻油调和颜料,涂抹杂在经过处理的布料作画,因为油画的不掉色,多种颜色的调和也不会变脏,画家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以及超强的覆盖能力,被作画者偏爱。
回归绘画的表现本身,早期的“水彩”都是服务于“油画”,一般画家在画油画之前,一般会用水彩起草构思画面,但是今天的“水彩”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冲出纯艺术的范畴,特别在商业领域更是如鱼得水。
水彩作画时一般是由浅入深,难以修改,一次成型,油画则是相反,油画是由深到浅,层层融合反复修改,易于覆盖,水彩调和的是水,油画调和的是油。
【欢迎留言,感谢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彩画与颜料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彩画与颜料画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