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彩勾线藤蔓画法教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水彩勾线藤蔓画法教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提高国画线条的书写性?
中国画的基础在书法,历代大画家书法都是很好的,如徐渭、八大山人、郑板桥、吴昌硕等,他们的画很好,其线条则是他们的书法支撑起来的。所以多练书法,从书法里提高线条的质量,画的线条自然就提高了。
这个问题很复杂,都知道中国画的骨法用笔是线条,而线条最直接的来源是书法,然而并非书法过关了国画线条就木有问题了,不一定的,许多书法家的国画根本看不出是写书法的,国画的线条更长,更复杂,有时会用到肩膀,肘的力量,这个真的教不会,靠自己悟
这个问题提到了国画的本质,国画应该是写出来的,很多落款处为:某某某 写。书画同源,画由书出。有个画论认为:画是写出来的好看,书是画出来的好看。
把国画和水彩一对比就很容易发现其中最大的区别:好的国画中有大量的书写性成分,而水彩画没有。水彩画只有服务于造型的笔触,不具备书写性特质。
如果用书写性笔触画水彩,就变成了国画了。比如:海派国画,任伯年就是典型的代表。他用很多水彩技法,以书写性用笔,造就了国画新高度。中西合璧的好例子。
重点来了:
国画线条必然要从书法中求,向书求画,就是题主想知道的。
方法是:意象的理解书法中的元素构成,可引入国画中。有些书法元素放大之后就非常接近国画中的物体。
比如:撇、捺,如同竹叶;
比如:怀素狂草的大回环似的使转笔法好像紫藤的藤蔓,或者类似梁楷的简笔人物。
这些例子是比较容易提高国画书写性的,由于书法风格和体系很多,就有很多可以借用的书法元素。
感谢邀请!国画中的线条极其重要,(当然单纯一幅白描作品,就是精妙的艺术品)。因其讲韵律,说节奏,尤其是写意,融入书法的意韵更多。即以宋代画家梁楷之作《李白行吟图》为例,就是寥寥几笔,提按转折,浓淡干湿,全是书写的笔法。
再看艺术大师黄胄,画人物的线条更狂放。完全是草书笔法,如暴风骤雨,似渴骥奔泉。跟醉僧怀素的草书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怎样提高国画中线条的书味呢,就是多写字,书法达到一定境界,自然而然在线条中就流露出来。再就是多练习画竹子。因画竹子全用的是书中之法。例如:画竹杆用的是篆书笔法,竹枝用草,竹叶用楷。故此元代赵孟頫专门写了一首阐述书画,相辅相成的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确实书画同源,古贤斯语,极为精妙!
作为艺术爱好者,你如何评价捷克画家穆夏的画风?
挺喜欢,干净简洁,用色明快,如同教堂之窗透出的神彩,虽然我不信教,但是风格根喜欢,许多人都在借鉴穆夏的风格,作品中都能有穆夏的影子,当的开宗立派再竖新枝。比如以下插画就受其影响。
穆夏的创作涵盖了招贴画、油画、雕塑、书籍插图、建筑设计、室内装饰、首饰设计等许多艺术领域,还包括家具和咖啡壶等日用品的设计以及大量的商品包装画。而招贴画很好的展现了他的创作风格,具有成熟的追求和极端唯美的新艺术曲线装饰风格。
穆夏的招贴画不同于油画作品,体现了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特征,动态构图,曲线为主的表现形式,华丽明快的装饰色彩,高度慨括的理想形象等。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平面性的理想化女性形象、各种民间图案、各种动物、植物、花卉等。他的作品有一种层次美,曲线富有活力,并且不按特定的规律互相缠绕,物体之间重叠穿插,从而产生了丰富的层次美,具有浓重的装饰效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彩勾线藤蔓画法教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彩勾线藤蔓画法教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