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精微水彩教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精微水彩教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精微素描用什么纸比较好?你怎么看?
个人使用的多是 阿诗 300g 细纹路水彩纸和斯莫尔 118g
着色好,易保存,前者适合水彩淡彩,钢笔水性笔淡彩,可溶性彩铅淡彩,后者适合炭笔淡彩,彩铅淡彩。
如果是练习,随便一个手绘本就行。
手绘本比较廉价,而且方便携带,使用频率也很好,有时候突然想到或者看到一个好的想法素材,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开始记录。先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尴尬,或者做作,多强迫几次,就成习惯了,也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眼光。
最后再说下精微素描,是需要画大量时间,精力的,而且,刚开始绘画,可能在画面突然放大数倍,需要刻画平时没有刻画过的细节时,笔拿在手里,想刷刷刷,却悬空半天,要多囧有多囧。
所以,刚开始,需要慢慢加大细节,而不是一次性加到最大,也要多临摹超写实油画作品,而不是临摹放大后的照片,写生学到的跟临摹成品画学到的东西不同,当然,这两个都很重要,然后让大脑和手逐渐习惯,产生肌肉记忆。
有些人在以为自己“熟练掌握”后,就不再临摹了,我看到很多画师,甚至以临摹为耻,其实心态不端正,行也是耻,卧也是耻。
好了,我要说的你都看完了。
这要看用什么笔来画了,钢笔,圆珠笔画画都叫素描。用单一的粉笔画也叫素描。对细部刻画过于精微的对纸的要求是纸面带胶的。适宜做钢笔,圆珠笔。炭笔铅笔对纸面的损坏较轻一般素描纸就可以了。
嗯 这个嘛,精微素描可能对纸质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一定不能用太劣质的纸,首先画不出应有的效果,因为不耐擦。精微素描需要深入刻画,我比较推荐康颂的素描纸,当然康颂纸会比雪山纸等贵一点。个人觉得康颂很不错,也很耐擦,纸质也好,专业一点的画材店都有卖的,可以试试。
油画是舶来品,其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融入中国元素?
苏联油画大师约干松接受中国画的优势,试着用毛筆勾勒线条,并在画布上巧妙地做一些留白的处理,创作岀一代中西合璧的油画风格,对早期留苏学习西方油画的中国学生影响巨大。
油画是舶来品不错,但中国画家的作品中,从引入的第一天起,自觉不自觉地就已经融入了许多中国元素。
其实你不融入也不可能,中国人画,中国人看,自自然然就会是中国的题材,“油画”也好,“水彩画”也好,“水粉画”也好,都只不过是绘画语言、材料、技法不同,学会了这些,不画中国题材,又能画什么题材呢?
再说,徐悲鸿《田横五百士》的内涵,有几个老外能懂?而拉斐尔所作《雅典学院》,又有几个中国人会感兴趣?历史、文化、心理、性格,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差别太大了,你就是想画西方题材的油画,大概率也画不出来,至少也可以说画不好。
所以我觉得不必太刻意强调融入“中国元素”,譬如中国结、水饺、长城、汉服、熊猫等等;就如同画中国画一样,尽情随性地创作即可,反映你内心的真实情感即可,描绘所见所闻即可,表达本真的价值观即可。
只要你是中国人,不必担忧你的作品中没有中国元素,因为“中国元素”早就渗透在我们的血脉中,甚至排列在我们的基因结构中。
当然,我们并不排斥西方油画,它们有它们的特质,有许多伟大的、摄人心魄的作品,面对这些作品,欣赏、学习、借鉴都是不可或缺的。但自己创作时,不用担忧会被同化,就好比交往一个外国朋友,完全不必担心自己会变成红头发、蓝眼睛一样。
尽管油画是舶来品,但其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元素一开始就有效地、全面地融入了这个画种;对每一个创作者来说,真诚面对自己的内心才更重要,才能创作出非同凡响的优秀作品。
中国水墨画的作画工具是“笔墨纸砚”,其创作讲究“气韵生动”、“以形写神”。讲究“气韵生动”,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讲究笔墨神韵,笔法要求:平、圆、留、重、变。墨法要求墨分五色,浓、淡、破、泼、渍、焦、宿。
由于油画所用的材料(调色油,亚麻布,木板)性质与水墨(水,纸,墨)变全不同,所以画出来不可能有水和墨相结合的韵味,但是油画是可以在这几个方面与水墨画相融合:
追求整体的气韵生动,不讲究透视,不求逼真,不强调环境对光色变化的影响,讲究空白的布置和物体的"气势"。大家可以看看吴冠中***的画:
中国传统水墨也可以借鉴油画,那就接近于彩墨画,用[_a***_]国画颜料画彩墨画,大家可以欣赏几张林风眠***(1900一1991)的彩墨画: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真正开始涉足油画艺术以来,从来就未曾停止过把油画技法和国画审美融合起来的尝试和探索。目前来看,经过几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果,却仍然显得生涩,远远谈不上成熟。
最初的探路者是徐悲鸿、刘海粟和林风眠那一批人,天资不凡,***饱满,他们在中国绘画史上开创了一个时代。那一批画家都有过留洋经历,近距离感受和研习过西方油画,同时,他们大多都具备良好的国画功底和传统文化底蕴,应该是具备了将东西方绘画艺术有效结合的条件的。
事实上,无论是徐悲鸿的马,还是刘海粟的鹰,都像是在用油画技法来画国画,二者的融合显得有些刻意和生硬。绘画技法方面的生硬结合掩饰不了文化和审美的割裂,这一点很难改变。
后来的吴冠中、赵无极等画家的出现,明显感觉到前辈在融合东西方绘画艺术形式上的力不从心,为了取得新的突破,表现更为大胆。由其是吴冠中,甚至将水粉颜料直接在国画创作中使用,在诸多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但是由此引发的争议至今未曾停歇。
相对来说,陈逸飞、陈衍宁和潘鸿海这些画家同样致力于将油画艺术融入到中国的人文环境之中,只不过表现得更为含蓄、更为理智。
惊龙轩在美术学校就读时,正值陈衍宁和潘鸿海的古典唯美油画风靡画坛。他们都崇尚古典写实主义的绘画风格,主要以江南女子和江南风情为绘画题材,古典服饰装扮融入浓浓的中国风,画面唯美颇富感染力。那时我们一帮同学几乎都有他们的画册,时常拿出来临摹几幅,那种感觉至今印象深刻。
在前面的文章中,惊龙轩介绍过一位知名度并不太高的画家——王明月。他的油画已经将中国传统水墨画审美思维轻松表现出来,不事雕琢却浑然天成。更难得的是,王明月将中国人对生命的感知也在其油画作品中体现出来,不仅在绘画形式上有着东西方认同的美感,其作品的人文内涵也颇耐人寻味。
尽管当今书画界***凋零,渐显颓势,东西方绘画艺术的碰撞却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一点还是应该得到承认的。
当然,这也只是惊龙轩一家之言,欢迎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精微水彩教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精微水彩教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